你是否覺得每天使用的床墊,躺起來總是凹凸不平?只要起床就覺得腰痠背痛?這很有可能都是床墊凹陷惹得禍!床墊凹陷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,更會降低睡眠品質。本篇將告訴你如何判斷床墊凹陷,以及預防床墊塌陷的小撇步,幫助你擺脫輾轉難眠!
床墊凹陷躺起來是什麼感覺?
要確認床墊是否凹陷,除了可以用肉眼觀察,還可以透過身體的感受判斷,如果出現以下4種狀況,很有可能就是床墊凹陷的跡象。
- 身體下沉
若感受到某部位下沉嚴重(如:背部、臀部等),很可能是因為彈簧疲乏或舒適層凹陷,導致床墊失去支撐力與回彈力。
- 身體傾斜
具有良好支撐力的的床墊可以穩定支撐人體,如果覺得身體傾斜,表示床墊已經嚴重凹陷,需要立刻更換。
- 腰痠背痛
如果起床時明顯感覺到腰痠背痛,可能是床墊出現凹陷,導致支撐力不足,無法完全貼合人體並提供良好的支撐力。
- 彈簧發出噪音
床墊內的彈簧受力後,如果發出摩擦的噪音,代表彈簧可能已經失去彈力。
3步驟判斷床墊是否凹陷
長期使用凹陷的床墊,容易影響身體健康和睡眠品質,所以需要定期檢查床墊,確保床墊仍具備支撐力與回彈力。如果發現家中床墊出現以上情況,或是床墊產生肉眼可見的凹陷,可以透過以下3個步驟,輕鬆測量床墊凹陷程度。
第1步:將床墊移至平坦處
躺起來感覺凹凸不平,不一定是床墊凹陷,也可能是擺放在不適合的床架上。因此,需要先把床墊移至平坦處,才能判斷是床墊還是床架損壞。
第2步:確認床架是否損壞
將床墊移至平坦處後,可先用肉眼觀察床架是否損壞,再將直尺或是水平儀放在床架上,檢查床架是否凹陷。如果床架沒問題,就可以從床墊著手尋找凹陷處。
第3步:用工具測量床墊凹陷處
在測量床墊凹陷處之前,需要先將床包與床上的物品移除,並輕拍床墊讓墊材恢復平整狀態。接著拿出直挺的輔助工具(如:木棒、長直尺),將工具平放在凹陷處後,利用直尺測量塌陷最深處與工具之間的距離,如果小於3公分,可能是床墊睡久產生的人體壓痕;若超過3公分,就需要注意床墊的凹陷問題,建議立刻更換床墊,以免影響身體健康。
什麼是人體壓痕?是否會影響睡眠品質?
當我們使用床墊一段時間後,床墊會因為人體壓痕產生肉眼可見的凹凸不平,這不僅是床墊舒適層長時間受到擠壓造成的自然現象,還有助於維持脊椎良好的支撐。(舒適層通常是彈簧以上的填充區域,常見的填充材質有乳膠、泡棉、記憶棉等。)
那麼該如何區分是床墊凹陷還是人體壓痕呢?
- 下凹程度:人體壓痕和床墊凹陷的下凹程度不同,人體壓痕通常會小於3公分。如果大於3公分,代表床墊出現凹陷情況。
- 凹陷情況:人體壓痕通常會隨著人體曲線產生不同的凹槽。但床墊凹陷的凹槽,不會有高低起伏,躺在床上的時候,會覺得某區塊下沉狀況嚴重,無法支撐人體。
除了人體壓痕以外,家中床墊還有可能出現「床墊回軟」的情況。由於床墊剛製作完成,布面會比較緊繃,但經過人體長時間的擠壓,會覺得越躺越鬆軟,很多人擔心這是床墊凹陷的前兆,其實這是床墊的正常現象,也是新床墊到產生人體壓痕的過渡期,並不會影響睡眠品質與脊椎健康。
床墊凹陷的主要原因
床墊長期承受人類的重量,伴隨使用年限增加,難免會出現老化或損壞跡象,導致床墊凹陷。以下5點為床墊凹陷的主要原因,幫助你了解床墊為何會出現凹陷。
床墊凹陷原因1:床墊壽命已到
床墊壽命與材質品質有關,大部分的床墊壽命為8-10年。然而隨著使用推移,床墊內部材質會慢慢老化,逐漸失去支撐力,無法再提供人體足夠的支撐。當床墊出現明顯凹陷狀況,就在暗示你需要更換床墊了。
床墊凹陷原因2:擺放方式錯誤
床墊放在正確的位置,才能好好地承受人體重量以及展現回彈力,因此擺放方式也非常重要。如果床墊擺放在不平整的地面、床架上,或是空間不足擺放,導致床墊遭受擠壓,都會造成床墊受力不均而產生凹陷。
床墊凹陷原因3:床墊沾染髒汙或受潮
人體睡眠時分泌的汗水、皮脂或是女性的經血,一旦被床墊吸收後,累積的濕氣會成為細菌和塵蟎的溫床,進而加速材質結構耗損變形,長期下來會導致床墊凹陷。
床墊凹陷原因4:床墊下墊不平整
床墊通常分為上下墊,上墊泛指乳膠、泡棉填充的區域,又被稱為舒適層。下墊則是填充彈簧的區域,像是獨立筒彈簧、連結式彈簧等,是主要提供支撐力的材料。由此可知,不平整的下墊會導致床墊無法均勻受力,受壓過多的彈簧會先失去支撐力,造成床墊凹陷。
床墊凹陷原因5:選擇錯誤的床架
在選擇床架的時候,也需要考量到床架與床墊的吻合度,如果沒有選用合適的床架,容易加快床墊凹陷速度。例如間距較大的排骨架就無法均勻分散床墊重量,受力較重處容易變形或凹陷。所以如果使用的是獨立筒、乳膠或記憶床墊,通常會建議選擇實心支撐的床架,像是平面式、內嵌式、抽屜式床架,有助於保持床墊的形狀。
預防床墊凹陷的4大方法
雖然床墊老舊難免會出現凹陷,但還是可以透過一些生活中的小撇步,預防剛使用沒多久的床墊出現凹陷,輕鬆延長床墊壽命!
方法1:使用保潔墊保護床墊
保潔墊通常會墊在床包和床墊之間,使用保潔墊能避免皮屑、汗水、經血直接被床墊吸收,造成床墊內部藏汙納垢、滋生細菌,導致床墊發霉損壞。
方法2:更換床墊方向,避免產生固定壓痕
如果床墊出現輕微的凹陷,可以透過調整睡眠位置或定期旋轉床墊方向,讓壓力均勻分布,避免人體壓力長期集中於某處,造成床墊凹陷。建議每3到6個月可以更換一次床墊方向,以維持良好的支撐力。
方法3:養成清潔好習慣,保持床墊整潔
由於台灣氣候潮濕悶熱,床墊內部容易累積濕氣,成為細菌的溫床。建議定期使用吸塵器清除髒汙,並搭配除濕機降低濕度,避免汙垢滲透床墊內部,造成床墊壞損與塌陷。除了保持床墊清潔,也推薦選用專為亞洲的潮濕氣候打造的床墊,像是 iloom 的 HAVEN 系列床墊使用超強三重透氣設計,讓你不再擔心床墊發霉或是滋生細菌!
方法4:正常使用床墊,避免床墊結構耗損
床墊是提供使用者睡眠的工具,如果經常在床上跳躍,容易造成床墊內部結構損壞,導致彈簧變形或泡棉凹陷,影響支撐力和回彈力。
床墊凹陷能補救嗎?3招教你延長床墊壽命
床墊凹陷補救方式,取決於床墊的凹陷程度。通常床墊凹陷程度分為輕微凹陷、中度凹陷和重度凹陷。
- 輕微凹陷(1-2cm):大多屬於人體壓痕或是床墊的正常壓縮,此時支撐力依舊充足。
- 中度凹陷(3-4cm):3睡眠者已經可以明顯感覺到某區塊凹陷,逐漸影響睡眠的舒適度,此階段還有機會透過補救方式,延長床墊壽命。
- 重度凹陷(5-6cm):此階段的床墊已經完全失去支撐,如果繼續使用,容易影響身體健康,建議直接汰換。
如果依照上述資訊,判斷家中床墊已經進入中度凹陷,可以試試以下3招補救方式,來減緩床墊惡化並延長使用年限:
1.旋轉床墊
如果床墊沒有凹陷得太嚴重,可以定期旋轉床墊的方向,讓壓力重新分配至不同區域,防止凹陷程度越來越嚴重。如果覺得床墊太重,也可以嘗試更換睡眠位置,避免壓力集中在床墊的特定位置。
2.增厚床墊
除了旋轉床墊,也可以額外購買增厚墊,不僅增加躺起來的舒適度,更能提供額外的支撐,減輕床墊本身的壓力,延長床墊使用年限。
3.更換床架
如果床架的支撐力不足,也會造成床墊出現凹陷的情況。建議購買與床墊吻合且支撐力更足的床架,才能徹底改善床墊凹陷問題。
雖然床墊凹陷可以透過上述方法來補救,但如果凹陷得太嚴重,或是內部彈簧明顯產生變形,還是建議更換一張支撐力更充足的床墊,否則繼續使用,很有可能導致腰痠背痛的情況發生,嚴重可能影響睡眠品質。
選擇韓國怡倫家居床墊,擺脫床墊凹陷的煩惱!
百分之百韓國製造的怡倫家居,推出各種能滿足消費者的床墊,無論是喜歡軟硬適中還是愛好硬床,iloom 都幫你備妥了!經過 iloom 睡眠實驗室精心研發,進行1000次以上泡棉組合設計,獨創最適合亞洲人的七段式一體泡棉,均勻分散全身壓力,讓你不再擔心床墊凹陷的問題。韓國怡倫家居也特別針對台灣潮濕氣候,打造三重透氣系統,保持床墊的乾爽,減少塵蟎與細菌滋生,讓你睡得安穩又舒適。
iloom 的 HAVEN系列床墊,推出了 HAVEN Slim 獨立筒床墊 (偏硬 SS,Q)和 HAVEN Slim 獨立筒床墊 (軟硬適中 SS,Q)兩款選擇,採用 Sanitized 的防汙抗菌技術,並通過歐洲 OEKO-TEX 最高標準布料認證,即便3歲以下的孩子不使用保潔墊,也能安心使用。耐用的酒杯型「漸進式彈簧」設計,讓彈簧在重量負荷下,依就能夠長時間維持穩定支撐,減緩床墊凹陷速度。現在就到怡倫家居購買 HAVEN 系列床墊,擺脫床墊凹陷的煩惱吧!
地址已複製